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东亚儒学视阈下的韩国汉文小说研究
  • [摘要]中国与韩国同属汉字文化圈和儒家文化圈,在其文明发展进程中,韩国儒学作为东亚儒学中富有特色和活力的一部分,不仅对儒学自身的发展,而且对东亚地区文明的进步都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其中,由古代韩国学者和作家撰写的大量汉文小说,忠实承载并生动演绎了韩国儒学的历史发展与丰富蕴涵,为了解和认识东亚儒学提供了鲜活的文本。在未来重建东亚地区和谐与和平的历史进程中,东亚儒学必将承担起重要而特殊的使命。
  • 孙 逊
  • 全文[ PDF 1685236.0 MB ] 2021.2(10):5-16  共有 1031 人次浏览
  •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的思想谱系与理论积淀
  • [摘要]从价值中心变迁的历时性角度观察,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的嬗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20 世纪20 — 40 年代是以政治革命为核心的宣教价值为主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是以现实生活反映为核心的认识价值为主的阶段, 八九十年代是以张扬情感和形式自律为核心的审美价值为主的阶段,新世纪以来是以时代精神价值重塑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为主的阶段。四个阶段的理论探求与实践取向在历史性变化中合力共构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的思想谱系,并在理论逻辑上认同和持续强化了意识形态文艺本质观,在文艺价值源泉的理论追索中建构起了文艺与时代生活之间的辩证反映关系,在文艺价值的主体归属上把人民需要作为文艺的根本价值所在, 从而成为指引中国现代文艺走向进步、服务人民的思想火炬与灯塔。
  • 谭好哲
  • 全文[ PDF 1524375.0 MB ] 2021.3(10):5-14  共有 963 人次浏览
  • 《尧典》何以为“典”——兼论中国早期文化记忆与经典的书写
  • [摘要]就《尧典》的文本性质而言,它不是信史,也不是神话,而是在文化记忆基础上形成的经典。它的产生基础源自尧舜时代,是将事实的历史转化为记忆的历史,包含着中华民族早期的文化认同和后人对尧舜时代的政治想象。它最初由夏代的史官根据尧舜时代的文化记忆而生成,商周时代不断有史官的润饰和文化的累积,最后定型于孔子时代。它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文化记忆的书写与经典化过程。《尧典》之所以为“典”,是因为它寄托了中华民族的社会理想——大一统之下的贤人政治。尧舜从此成为中国文化的圣人,选贤任能的禅让制也成为后世美谈。这使它不仅成为美好的文化记忆,而且是推动社会制度不断完善的巨大文化力量。
  • 赵敏俐
  • 全文[ PDF 1561241.0 MB ] 2021.4(10):5-17  共有 935 人次浏览
  • 影响的焦虑 ——论当代中国文论对西方文论的接受
  • [摘要]在当代中国文论变革发展的进程中,对西方文论的引入和接受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影响的焦虑”问题,这在“中国文论失语症”、文学“终结论”和“反本质主义”“强制阐释论”等话题的讨论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其表层原因在于中西文论之间地位与影响的不对等,深层根源则关涉对中西文论的先进性与落后性、异质性与同构性的认识,以及当代中国文论的创新与借鉴、继承关系等问题。如何走出“影响的焦虑”?一是在理论反思中找到并确立当代中国文论的主体性,重铸当代文论应有的主体精神;二是从百年中国文论所追求的“现代性”走向新时代所应建构的“当代性”,以此为根本确立当代中国文论创新建构的理论基点;三是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西文论的异质性与同构性问题,找到向西方文论学习借鉴和异质互补、异质同构的契合点;四是着力解决一个“化”的问题,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赖大仁
  • 全文[ PDF 1479357.0 MB ] 2021.5(10):5-12  共有 1033 人次浏览
  • 论朱光潜美学的经验主义立场和路向
  • [摘要]受“朱光潜说”的前置性影响,在讨论和书写朱光潜美学时往往因依循“己说”而落入预定的框架阈限。穿透这一显话语,却不难发掘“明线”之外所掩埋的“经验主义”思想暗线。留英期间,朱光潜对经验主义哲学传统研习甚深,这不仅成为留学归国后修补克罗齐“直觉论”美学的重要思想资源,还是“美学大讨论”中提出“物甲物乙说”的理论基础。英国经验主义作为纵贯朱光潜美学体系的“隐话语”和“暗思想”,不但是其译介和理解康德美学的理论眼镜,还是围绕《新理学》和“梅花之辩”与冯友兰、李泽厚等哲学美学家展开论争的立场与方法。探讨朱光潜美学,只有跳出“朱光潜说”这一显话语,方可发掘其思想体系内部潜藏的丰厚复杂的思想蕴涵。
  • 李圣传
  • 全文[ PDF 1763788.0 MB ] 2021.6(10):5-13  共有 957 人次浏览
  • 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理论旅行——陈望道的波格丹诺夫翻译及其语文理论的...
  • [摘要]1928 年我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从军事、政治斗争转为隐蔽战线、文化战线斗争。彼时苏联则已进入斯大林时期,然而这一期间陈望道并未翻译马列的经典理论, 而是选择通过日译本翻译波格丹诺夫的《社会意识学大纲》与《无产阶级文化》杂志, 阐述了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社会意识论、文化组织论等观点,运用于现实的大江书铺组织工作、大众语运动,并且将之改写,融入其修辞学代表作《修辞学发凡》之内。梳理这段无产阶级文化派理论从苏俄、日本旅行至中国的过程,有助于厘清日后的文艺组织生活的理论源头与改写过程,补充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实践系谱。
  • 高维宏
  • 全文[ PDF 1855900.0 MB ] 2022.1(11):5-14  共有 1201 人次浏览
  • 网络文学评价的美学律令与历史逻辑——兼论恩格斯“美学观点和历史观...
  • [摘要]恩格斯提出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之于网络文学评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充分有效性。美学评价与历史评价的逻辑环扣构成网络文学评价本体的“魂”与“根”。廓清网络评价对象的美与审美,关注历史在线与文学在场,谨防美学缺席与历史虚无,规制着网络文学评价能否自觉践行审美对历史的文学承诺。走出“网文例外”的评价舒适区,避免“脱网谈美”和“离文谈史”,把握美学评价的“坐标”,勘准历史评价的“锚点”,方能厘清网络文学评价标准的内容边界,从学理原点上建构网络文学评价的美学律令与历史逻辑。
  • 欧阳友权
  • 全文[ PDF 1793448.0 MB ] 2022.2(11):5-13  共有 882 人次浏览
  • 论口头文学的接受
  • [摘要]口头文学的演述活动是公共性事件,演述场域和受众之间是耦合关系。演述者与受众的关系呈现以下特点:一、口头文学接受主体的“前理解”与演述内容具有“强关联性”;二、文学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众多演述人受众”的互动关系,在演述场域中他们之间不仅会发生角色互换,还会共享相关知识汇聚起来的“传统池”;三、在叙事变异的维度上,文本具有“新生性”和“开放性”特征;四、演述人与受众是共生关系,他们之间互为条件,而且演述事件与演述环境以及更大范围的社会文化背景之间所形成的整体关系可以“演述—生境整一性”概括。传统社区内部的向心力和其边缘的“核心—边缘模式”表明整一性也是动态的和变化的。
  • 朝戈金
  • 全文[ PDF 1532152.0 MB ] 2022.4(11):5-14  共有 786 人次浏览
  • 毛泽东“两个发扬”论的理论目标与意义
  • [摘要]毛泽东1936年提出的“两个发扬”论不但通过对苏区文艺和左翼文艺的系统整合,为即将创造并正在创造的延安文艺确立了目标、引领了方向,实现了苏维埃时期革命文艺红色基因的历史性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且还以历史性和时代性、阶级性和民族性、党性和国性或中国性的辩证综合,为1939年的“三个法宝”理论、40年代以《新民主主义论》为代表的“国民文化方针”和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的“党的文艺政策”提供了极具原创性、生成性、动态平衡性和张力关系的理论范式和话语体系。毛泽东的“两个发扬”论成为从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到1942年延安文艺《讲话》的中介和桥梁,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周平远
  • 全文[ PDF 1721183.0 MB ] 2022.5(11):5-13  共有 529 人次浏览
  • “美学”译名考
  • [摘要]美学”一词的汉语译名是近代中国美学学科确立的重要标志之一。有研究者认为在中国最早创用“美学”一词的是德国传教士花之安。经考证,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美学”一词并没有出现在1875 年版的《教化议》一书中;在1897 年版的《泰西学校·教化议合刻》一书中出现的“美学”一词是错误的标点所致。日本“审美学”的名称来源于罗存德《英华字典》的看法,也缺乏事实依据。“美学”这一术语是从西方经日本引入我国的。但术语不等同于话语,本源不等同于本体,王国维对近代中国美学的重要贡献在于,他将来源于西方的美学术语融入中国美学话语建构中,确立了跨文化美学新范式。
  • 李庆本
  • 全文[ PDF 1928208.0 MB ] 2022.6(11):5-13  共有 823 人次浏览
  • 作为方法的新民主主义与冯雪峰的鲁迅论
  • [摘要]冯雪峰的鲁迅论始终与其自身的复杂身份、政治处境和革命实践方式相互缠绕共生。《鲁迅与中国民族及文学上的鲁迅主义》是冯雪峰在鲁迅逝世后所作的系统性长文,在历史节点上直接关联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舆论、战略到被国民政府确认的制度化过程和新格局的展开运行,冯雪峰力图在第一时间对鲁迅与新秩序的关系做出申辩和建构,对这一尚未命名的历史时空的认识视角和阐释过程,也包含着其新民主主义史观的动态逻辑和方法论。在冯雪峰的鲁迅研究中,“阿Q”作为一个具有贯穿性的意义符号被纳入不同的时代语境和阐释框架,在不断激发阐释力的同时,又显现出在新民主主义理论框架和社会主义话语空间之间跳跃与交错的形态特征。
  • 张欢
  • 全文[ PDF 1654734.0 MB ] 2023.1(12):5-14  共有 915 人次浏览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
  •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之路 以问题导向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 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中国化与时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中的新时代文艺理论建设理路与逻辑规定性 马克思主义文论同中华传统文论相结合的理论基点
  • 胡亚敏 谭好哲 季水河 张政文 赖大仁
  • 全文[ PDF 19580950.0 MB ] 2023.2(12):5-27  共有 390 人次浏览
  • 李劼人:旧趣味通达新生活 ——重审关于“中国左拉”的判断
  • [摘要]“中国左拉”是郭沫若1937年对李劼人的著名评判,这一评判流行了八十余年,一度成为我们对于李劼人的权威称谓。但是这一评判本身却不无误读,它单方向突出了作家创作的西方渊源,却忽略了李劼人更为深刻的精神特质——在承袭了诸多传统文化元素基础上的创新。严格说来,李劼人是通过对“旧趣味”的提炼实现了对现代新生活的表达,这种因旧而新的文学模式有别于相当多的现代作家,应该成为我们认真总结的现代文学的另类路径。
  • 李怡
  • 全文[ PDF 1688545.0 MB ] 2023.3(12):5-14  共有 535 人次浏览
  • 马克思的“ 不平衡” 理论要对艺术生产说什么
  • [摘要]通常以为马克思“不平衡”理论说的是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具有总体平衡或主导性平衡关系,“不平衡”只是阶段性或局部性表现。这是一种误读。实际上,艺术生产具有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双重属性,与其他生产的关系是双重属性关系;艺术生产是综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综合性上融涵其他生产,艺术生产与其他生产互为生产但并不是彼此成比例关系的生产;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下,艺术生产与其他社会生产均具有必然的“不平衡”关系。马克思的“不平衡”理论有四个层次。
  • 高 楠
  • 全文[ PDF 1991.0 MB ] 2019.1(8):5-12  共有 1732 人次浏览
  •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光辉里程碑——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
  • [摘要]基于中国文艺特别是中国新文艺的实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多层次、多方面系统论述了文艺的本质特征,指明了人民文艺的历史发展方向,大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而成为中国人民文艺发展的理论指南和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光辉里程碑。毛泽东思想和他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关文艺论述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创造具有重大的影响,对于我们攀登文艺高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张 炯
  • 全文[ PDF 1599609.0 MB ] 2022.3(11):5-15  共有 695 人次浏览
  • 从中日韩“文艺大众化”论争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土化
  • [摘要]20世纪20-30年代中日韩三国在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遇到了“文艺大众化”的问题,引发了文学界的论辩。“文艺大众化”的提出是左翼文学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白色恐怖高压下,为了“突出重围”自觉选择的结果。“文艺大众化”论争赋予了理想化、概念化的“大众”以阶级性,从而强化了文学的阶级性基础。与日本、韩国相比,中国的“大众化”论争,其范围、参与度以及涉及的角度、方面都更加广泛。而日本、韩国的“大众化”论争,由于迅速的“布尔什维克化”,未能进一步深入,在没有充分展开的情况下做出妥协,淹没在其他论争之中。中日韩三国的“大众化”理论都没有在文学创作中得到充分的实践,这是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土化未完成的任务。
  • 金艳
  • 全文[ PDF 1179.0 MB ] 2018.5(7):5-12  共有 1597 人次浏览
  • 70 年来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体系建构
  • [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社会现实,这是70 年来中国文学研究学术体系建设的思想基础。文化管理与科研部门在课题组织、传播平台、体制建设、资料编纂等方面,积极组织策划,开创崭新局面,这是70 年来中国文学研究学术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遵循学术规律,整合学科优势,夯实研究基础,彰显学术特色,这是70 年来中国文学研究学术体系建设的重要收获。总结历史经验,中国文学研究学术体系建设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走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道路。
  • 刘跃进
  • 全文[ PDF 1548.0 MB ] 2019.5(8):5-13  共有 1172 人次浏览
  • 重铸新时代中国文论主体精神
  • [摘要]内容提要当代中国文论的创新建构,对当代文艺的繁荣兴盛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撑和引导作用。新时期以来文论的变革发展,既有经验也有教训。从经验方面看,前一时期有不少理论建构呼应了当代文艺创新发展要求,努力吸收融合各种理论资源,较好地实现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相当程度上体现了理论自觉与自信;从教训方面看,后一时期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主体精神弱化或迷失,陷入了焦虑与困惑之中。要推进新时代中国文论的积极建构与创新发展,需要重建理论自觉自信,重铸主体精神。当今值得着重讨论的问题,一是理论身份问题,它不只是理论,更应当是文学理论;二是理论功能问题,它不只是自为,也应当他为,是二者的辩证统一;三是理论建构问题,它应当立足于文学的本体阐释,并注重各种文论资源的创造性转化融合。
  • 赖大仁
  • 全文[ PDF 1988.0 MB ] 2018.3(7):11-16  共有 1528 人次浏览
  • 审美文化的治理性与当代美学话语的文化政治转向
  • [摘要]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推动美学话语从哲学美学向审美实践、实用主义、日常生活等多重向度转型,形成了以研究审美文化治理为核心内容的文化政治话语范式。审美文化治理强调将审美实践同文化治理统一起来,把审美视为塑造主体的治理性技术,通过对感性世界的审美介入,在文化空间构建广义的政治权力共享与共治模式,形成审美文化与政治意识形态融通耦合的结构,最终实现以审美实践助推政治治理的文化政治目的。西方文化知识界在反思审美文化治理问题时,虽然认识到审美文化的治理性内涵,但拘囿于知识话语和文化观念的领地,其理论带有明显的审美乌托邦色彩。构建社会主义的审美文化治理范式,应批判性借鉴西方审美文化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重构审美文化的治理性内涵,使审美文化治理成为表征与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文化政治实践。
  • 李艳丰
  • 全文[ PDF 1681.0 MB ] 2019.3(8):12-20  共有 1400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  7  8  9  10 »